天河機場成為中部機場 武漢天河機場第二航站樓昨(4)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新航站樓月底投入使用后,天河機場的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1300萬人次,大步邁進千萬級機場,成為中部地區機場。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機場第二航站樓及配套設施擴建工程昨日全部竣工,新航站樓工程及高架橋等各項配套工程全部通過驗收。 據了解,天河機場擴建工程總投資約33.72億元,擴建項目包括:新建航站樓11.6萬平方米,是現有航站樓的4倍;新建站坪25萬平方米,新增24個遠、近機位;新建貨運倉庫2萬平方米,新建地面停車場3.8萬平方米,還有地下車庫等。 此外,第二航站樓的地下停車場可停放385輛轎車,站前廣場還有570個車位,總共955個停車位,完全能滿足旅客的出行需要。樓前綠化廣場面積為25萬平方米,相當于半個解放公園,是全國機場中的綠化廣場。 據悉,天河機場第二航站樓計劃于本月28日投入使用。 換乘便捷 汽車可直達航站樓大門 到達機場附近,記者看到,機場高速公路路標上已經安裝上了新航站樓的提示牌。一座高架橋順勢而上,延伸到了新航站樓的2樓門口。旅客可以將汽車直接開到新航站樓大門前,實現零換乘。 新航站樓地上二層,一樓是到達廳,二樓是候機廳,地下一層是停車場。整棟建筑由主樓、兩個連廊和兩個相互平行的指廊組成,共分A、B、C三個區,旅客候機在指廊(A、B段),辦理手續和安檢及行李分揀在主樓(C段)部分。整體呈U字型結構,如同鯤鵬展翅飛翔。 進入二樓候機大廳,留學機票映入記者眼簾的是A區及B區各36個值機柜臺,兩個平行電梯可送旅客直達各登機口。 根據天河機場新航站樓的分配方案,新航站樓的停機坪有24個機位,其中廊橋機位共20個,遠機位4個。A指廊10個機位及鄰近4個遠機位供東航武漢公司、東星航空公司、湖北空港地服公司使用;B指廊10個機位供南航湖北分公司、湖北空港地服公司使用。也就是說,乘坐東航和東星航空班機的旅客,將在A指廊候機,乘坐南航班機的旅客,將在B指廊候機。 機場消費 有望與市內同質同價 三四個人過早,都要花去百多元,太離譜了!昨日,在天河機場候機的旅客吳先生表示,希望新航站樓啟用后,餐飲能便宜些。吳先生常坐飛機出差,讓他最為頭疼的并不是飛機票價,而是機場的餐飲價格。 記者了解到,隨著第二航站樓的啟用,機場餐飲的暴利時代有望終結。 天河機場聲稱,新航站樓規劃的商業經營區域,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服務門點有近百個,多數在新航站樓的第三層,樓內的商業經營服務都是品牌化,實現機場消費與市內的同質同價。 昨日,記者老航站樓商店看到,市內售價1元左右的瓶裝水,在機場賣5元;二樓的一家餐廳內,一盤普通的炒豆皮,也賣到了28元。 記者在新航站樓的一樓看到,近300平方米的肯德基快餐店已經裝修到位,除了洋快餐外,好食匯等中餐廳也準備就緒。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餐飲店的進入,將使機場餐廳整體價格趨于合理。 重新裝修 老航站樓國際航班專用 第二航站樓建成投用后,兩個航站樓如何分工?天河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內航班將搬至新航站樓,老航站樓在第二航站樓啟用后暫停使用,進行裝修后將專用于國際航班起降。 據介紹,3月28日,第二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后,老航站樓暫停使用,對內部硬件、軟件進行整修。整修完畢后,老航站樓將專門用于國際進出航班、北京航空信息網公務、專機及要客使用,第二航站樓則專飛國內航班。新舊航站樓之間,將修建連廊連接。 客流激增 第三航站樓年內開建 第二航站樓剛剛竣工,第三航站樓年內又將開建。 昨日,在機場候機的許多旅客感到很不可思議,航站樓就不能一次修起來嗎? 天河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河機場第二航站樓,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1300萬人次。但天河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就已經達到了835萬人次,預計今年將突破1000萬人次,并很快將突破1300萬人次。因此,國家民航總局已正式批準天河機場三期工程今年啟動。 據了解,天河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在2004年12月奠基,新航站樓工程則在2005年開始施工。預計到2020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可達1300萬人次。 2004年,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為432.7萬人次,老航站樓的設計吞吐量只有420萬人次。因此,當時的擴建迫在眉睫,但是,天河機場在擴建的這幾年里,客流量激增,1300萬的設計目標根本到不了2020年就將被打破。 據介紹,三期工程總投資額超過200億,主要工程包括第二跑道、續建航站樓等,其中第三航站樓投資將超過120億,規劃建筑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預計建設工期3到4年。 工程完工后,天河機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可達3500萬-4000萬人次,可與北京、上海、廣州的機場媲美,成為全國綜合性門戶樞紐機場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