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通常可包含投資必要性、組織可行性、技術可行性、財務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社會可行性、風險因素及對策等部分。由于各類型項目因行業特點而差異很大,具體到ISO 20000認證,通常需要從管理基礎和效益兩方面進行考慮和分析。
首先是管理基礎分析。需要對組織自身的管理基礎,包括ITIL體系實施的基礎、當前的組織架構和當前管理體系在認證過程中的風險進行的評估。
認證實施計劃
認證實施計劃是認證方案書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提到計劃,通常的理解就是步驟、任務、人員、周期、里程碑等內容,使用專業的工具如MS Project、Excel進行編輯和制定。按照項目計劃的常用制定方法基本可以覆蓋認證計劃的主要內容,但必須注意認證實施計劃與一般工作計劃幾個細節上的區別:
1) 本書前面已經介紹過,認證過程主要分為前期準備階段、差距分析階段、流程建立改進和試運行階段、認證審核階段等。各個階段的時間和人員分配取決于組織自身的成熟度,可以適當調整幾個階段的資源分配。如果IT服務管理的基礎較好,前期準備和流程建立改進階段時間可以大大減少。
2) 始終牢記各個流程必須全部達到ISO 20000的要求才能獲得認證,因此資源適當向基礎薄弱、離標準要求有一定距離的管理流程,提早啟動流程建立和改進階段工作。
3) 認證計劃中需要包括審核機構的部分,由于整個審核過程會包括幾批次,每批次之間另有再改進的時間,同時每一次審核需要提前預約,因此整個實施計劃建議預留一些時間給審核機構。
費用方面,通常認證實施項目包含以下5個部分:
1) 認證咨詢服務費(咨詢合作方,可選)
2) 認證服務費(審核機構)
3) 培訓費用(可選)
4) 認證相關參考資料、宣傳費用(可選)
5) 工具軟件費用(可選)
具體費用根據組織規模而有所不同。對于希望通過該項認證的組織來說,在項目方案中應確認認證服務費用是否包含后續年度的復審、復評和證書管理費用等。
除以上介紹的管理基礎分析、效益分析、認證實施計劃、資源與費用等主要內容外,認證可行性方案中還可以包括ISO 20000認證介紹、風險因素及對策等內容,組織可根據自身情況豐富方案內容。
ISO20000認證標準是首部頒布的,被用作處理信息技術服務范疇的世界標準,來自各個IT職業的服務專家是ISO20000認證標準的制定者。該認證系統具體規定了IT服務職業的一些相關服務標準。但凡與IT服務職業有聯系的安排組織都是ISO20000認證標準的需求者。
認證好處:
1.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證書的獲得,可以向機構表明,組織遵守了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從而保護企業和相關方的信息系統、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等。
2.維護企業的聲譽、品牌和客戶信任
證書的獲得,可以強化員工的信息意識,規范組織信息行為,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
3.履行信息管理責任
證書的獲得,本身就能證明組織在各個層面的保護上都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表明管理層履行了相關責任。
4.增強員工的意識、責任感和相關技能
證書的獲得,可以強化員工的信息意識,規范組織信息行為,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
5.保持業務持續發展和競爭優勢
的信息管理體系的建立,意味著組織核心業務所賴以持續的各項信息資產得到了妥善保護,并且建立有效的業務持續性計劃框架,提升了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6.實現風險管理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信息系統,并找到存在的問題以及保護的辦法,保證組織自身的信息資產能夠在一個合理而完整的框架下得到妥善保護,確保信息環境有序而穩定地運作。
7.減少損失,降低成本
ISMS的實施,能降低因為潛在事件發生而給組織帶來的損失,在信息系統受到侵襲時,能確保業務持續開展并將損失降到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