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后的極細的激光光束如同刀具,可將物體表面材料逐點去除,其先進性在于標記過程為非接觸性加工,不產生機械擠壓或機械應力,因此不會損壞被加工物品;由于激光聚焦后的尺寸很小,熱影響區域小,加工精細,因此,可以完成一些常規方法無法實現的工藝。
激光加工使用的“刀具”是聚焦后的光點,不需要額外增添其它設備和材料,只要激光器能正常工作,就可以長時間連續加工。激光加工速度快,成本低廉。激光加工由計算機自動控制,生產時不需人為干預。
激光能標記何種信息,僅與計算機里設計的內容相關,只要計算機里設計出的圖稿打標系統能夠識別,那么打標機就可以將設計信息的還原
激光打標設備的核心是激光打標控制系統,因此,激光打標的發展歷程就是打標控制系統的發展過程。從1995年到2003年短短的8年時間,控制系統在激光打標領域就經歷了大幅面時代、轉鏡時代和振鏡時代,控制方式也完成了從軟件直接控制到上下位機控制到實時處理、分時復用的一系列演變,如今,半導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乃至紫外激光的出現和發展又對光學過程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
大幅面時代
所謂大幅面,剛開始是將繪圖儀的控制部分直接用于激光設備上,將繪圖筆取下,在(0,0)點X軸基點、Y軸基點和原繪圖筆的位置上分別安裝45°折返鏡,在原繪圖筆位置下端安裝小型聚焦鏡,用以導通光路及使光束聚焦。直接用繪圖軟件輸出打印命令即可驅動光路的運行,這種方式明顯的優勢是幅面大,而且基本上能滿足精度比較低的標刻要求,不需要專用的標刻軟件;但是,這種方式存在著打標速度慢、控制精度低、筆臂機械磨損大、可靠性差、體積大等缺點。因此,在經歷初的嘗試后,繪圖儀式的大幅面激光打標系統逐步退出打標市場的,所應用的同類型的大幅面設備基本上都是模仿以前這種控制過程,用伺服電機驅動的高速大幅面系統,而隨著三維動態聚焦振鏡式掃描系統的逐步完善,大幅面系統將逐步從激光標刻領域銷聲匿跡。
轉鏡時代
由于看到大幅面系統的一系列缺點,在高速振鏡技術還沒有在中國廣泛普及的情況下,一些控制工程師自行開發了由步進電機驅動的轉鏡式掃描系統,其工作原理是將從諧振腔中導出的激光通過擴束,經過成90°安裝的兩個步進電機驅動的金鏡的反射,由F-theta場鏡聚焦后輸出作用于處理對象上,金鏡的轉動使工作平面上的激光作用點分別在X、Y軸上移動,兩個鏡面協同動作使激光可以在工作平面上完成直線和各種曲線的移動。這種控制過程無論從速度還是定位精度來說都遠超過大幅面,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滿足工具行業對激光控制的要求,雖然同當時國際上流行的振鏡式掃描系統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但嚴格來說這種設計思路的出現和逐步完善代表著中國激光應用的一個里程碑,是中國完全能自行設計和生產激光應用設備的典型標志。直到振鏡在中國大規模應用的興起,這種控制方式才逐步退出中國激光應用的舞臺。
振鏡時代
1998年,振鏡式掃描系統在中國的大規模應用開始到來。[所謂振鏡,又可以稱之為電流表計,它的設計思路完全沿襲電流表的設計方法,鏡片取代了表針,而探頭的信號由計算機控制的-5V—5V的直流信號取代,以完成預定的動作。同轉鏡式掃描系統相同,這種典型的控制系統采用了一對折返鏡,不同的是,驅動這套鏡片的步進電機被伺服電機所取代,在這套控制系統中,位置傳感器的使用和負反饋回路的設計思路進一步保證了系統的精度,整個系統的掃描速度和重復定位精度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激光打標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對工件進行局部照射,使表層材料汽化或發生顏色變化的化學反應,從而留下性標記的一種打標方法。
氪燈不能觸發
解決方法:
①檢查所有的電源連接線;
②高壓氪燈老化,更換氪燈。 操作激光打標機注意事項
嚴禁無水或水循環不正常情況下啟動激光電源和調Q電源;
不允許Q電源空載工作(即調Q電源輸出端懸空);
出現異?,F象,首先關閉振鏡開關和鑰匙開關,再行檢查;
不允許在氪燈點燃前啟動其他組件,以防高壓竄入損壞組件;
注意激光電源輸出端(陽極)懸空,以防與其他電器打火、擊穿;
保持內循環水干凈。定期清洗水箱并換干凈去離子水或純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