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設計出來的機器人外觀,能否實現的了量產,考驗設計師的設計經驗,很多工業(yè)設計師能夠從技術、材質、工藝等條件上,判斷所設計的機器人外觀是能夠實現得了量產。
比如要實現機器人手臂的運動功能,其外觀設計就要考慮到各個節(jié)點以及內部信息的傳達感應。此外,結構及外觀還要滿足交互的需求,從表情到動作都不能讓人感到冰冷生硬,還要盡可能的討人喜歡。
如果說機械工程師考慮設備的結構關系的話,工業(yè)設計師考慮的是人和設備的關系。工業(yè)設計是與人有關的大批量生產的工業(yè)產品的質量一部分,傳統的質量觀,只要是結實的就是好質量已經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邏輯了。
沒有任何一個制造強國不是伴隨著工業(yè)設計一同崛起的。工業(yè)設計本身很難,需要寬廣的知識面,各種生活體驗,以及基本的材料結構知識,成才率非常低,全國來看肯定低于10%,甚至可能低于5%!對于工業(yè)設計能執(zhí)行的程度決定了設計質量,也決定了可以用設計來賺多少錢。工業(yè)設計是以大量的調研數據為基礎的,解決和促進產品質量的一個工種,并沒有藥到病除的神奇功效,但只要被正確理解和使用,就可能會成為利潤的爆炸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