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谷物為原料, [28] 以“包包曲”為糖化發酵劑,以陳年老窖池為發酵設備,依托獨有的“跑窖法”工藝,通過泥窖發酵、分層起糟、看糟配料、量質摘酒、按質并壇”傳統工藝特色 [27] 等一百多道工序釀造而成, [26] 以“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 [29] 而著稱”的獨特風格聞名于世。
宜賓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川、滇、黔三省結合部,介于北緯27°50′—29°16′,東經103°36′—105°20′之間 [53] ,西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東依綿延陡峻的武陵山、巫山、大巴山脈等湘鄂山地,南接巖溶、盆地、峽谷錯綜密布的云貴高原,北臨巍峨雄偉的秦嶺山脈,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自然環境優越,三江生態得天獨厚 [31] 。以中低山地和丘陵為主,自然概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
“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還需窖池老。”始于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的五糧液古窖池群,活態釀造延續至今,不間斷生產時間長達653年。在獨特的自然環境中,古窖池里釀酒微生物得以穩定地生長、繁殖、代謝,形成了數百種數以億萬計的釀酒微生物構成的生態系統 [61] 。宜賓特別適宜釀酒微生物的繁衍生息,被聯合國教科文及糧農組織譽為“在地球同緯度上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
從酒醅人池封窖發酵至下一次開窖起糟取酒的時問,以天為單位。
勾兌
依照五糧液酒風格和質量要求,對不同風格侍點、不同酒齡的原生態原酒(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進行篩選組合,達到協調,形成本品自有風格質量的工序。
窖池
生產五稂液酒的重要發酵設備,具有600年連續使用的古窖池和由此演化而來的窖池群,窖內壁形成了十分豐富的微生物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