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實際需要,自70年代起發展了一種稱為半消聲室的聲學實驗室。此半消聲室除要求地面為硬質剛性反射面外,其余與消聲室相同。當聲源或接收器置于地面上時,聲源和接收器之間只有直達聲而沒有反射聲,故在地面上的半空間中有同消聲室中那樣的自由場。半消聲室的優點是由于地面是硬的,能承受較大的重量,適宜測量如車輛、大型機器、設備等的噪聲功率且使用方便,造價比消聲室低廉;缺點是當聲源的等效聲中心或接收器高出地面較多時,聲反射的影響使聲場嚴重偏離自由場,這種現象在頻率高時更為顯著,因此半消聲室存在有高頻限。
卦限消聲室是一個相鄰的三個面為硬反射面,另三個面上裝有吸聲尖劈的實驗室。三個反射面形成三面鏡子,如聲源或接收器置于此三反射面的交點上,則聲源和接收器之間和半消聲室相同,只有直達聲而沒有反射聲,使在其中形成自由場。由于聲源或接收器只能置于交點上,故在實際使用中將受到很大限制。
在設計消聲室時應注意:
(1)純音信號的測試項目與寬帶噪聲信號的測試項目對界面吸聲系數的要求有較大差別。
(2)隨之而來的是關于吸聲結構的設計。
對于要求吸聲系數≥0.99的吸聲結構,一般采用尖劈形狀。因為多孔性材料的吸聲機理,是材料內部有大量氣流連通的空氣隙,形成細管甚至毛細管,當聲波傳人時,聲波在細管中的振動因內摩擦而轉化為熱能被吸收。吸聲能力與材料的空隙率(如玻璃棉的空隙率達96%左右)、流阻及材料的纖維結構有關。同時.吸聲的頻率特性與材料厚度有關,即吸聲值的下限頻率大約是其厚度相對應的1/4波長的頻率。要使低頻吸聲好,就得增加多孔性吸聲材料的厚度。但由于材料的流阻,不能任意增大厚度來延伸低頻吸收,各種多孔性材料都有其有效厚度。
因此,要使高吸聲特性向低頻擴展,就把多孔性材料做成尖劈形狀。從尖劈結構的截面來看.是從空氣媒質逐漸過渡到多孔性材料,聲阻抗有漸變過程,使聲波能傳人尖劈結構深部并被轉化為熱能消耗掉。
當然,要設計達到0.99以上的吸聲系數.除與材料本身的參數有關外,還與尖劈的形狀(尖劈的角度和劈部與尖部的比例)有關。尖劈的總長度決定吸聲系數的頻率(一般稱吸聲系數大于0.99的頻率為尖劈的截止頻率)。大約為尖劈總長度相應為1/4波長的頻率。如果利用尖劈基部與尖劈后空腔深度的共振吸聲結構.則截止頻率還可稍向低頻延伸。
在寬帶噪聲信號的測試情況,尤其半消聲室中噪聲源聲功率級的測定,很多情況下就不一定采用尖劈吸聲結構的設計。如,在為某企業設計大型電機的聲功率測定進行半消聲室設計時,采用三層布幕的多共振吸聲結構,在低頻駐波管中試驗不同材質的防火布,改變與剛性壁的安放距離,獲得100Hz以上吸聲系數大于0.86的結果,很節省地完成了半消聲室的設計任務。
(3)關于消聲室大小和形狀的考慮。
一般消聲室的建筑造型幾乎不用球狀、柱狀或圓弧面的形狀。因為如果吸聲結構的吸聲系數完全大于0.99,則殼體形狀的影響不大;但在吸聲系數甚低于0.99的情況,至少在吸聲結構的截止頻率以下,吸聲系數急遽下降,則大的凹面會產生聚焦的聲缺陷,完全不可能獲得近似的自由聲場。
對于機器輻射噪聲功率的測試,一般測點都要在設備的四周空間布置,所以多為設計成方形或長方形的半消聲室.其長寬和高度均可估算,即按有關測試標準所要求的測量距離、測量位置、允許與自由聲場的偏差,來確定邊長及高度的尺寸,當然會適當留有余地,還要考慮今后可能有的設備大小。
對于電聲器件的參數測量,則如果聲源(揚聲器)放在消聲室中心.傳聲器沿軸向或平面對角線方向放置(一般測試距離1m,對于大尺寸的音箱及線陣列等揚聲器系統,需要較大的測試距離),則消聲室尺寸就較大。一般考慮是將聲源與傳聲器測試線的中心設在消聲室的中心,并且測試線沿平面對角線方向,消聲室的形狀是長方形.這樣安排使消聲室空間為節省。建成后進行自由聲場鑒定時,除聲源放在消聲室中心進行測量,得到這種情況下一定偏差(為±ldB,±2dB等)內自由聲場的范圍,另外將測試聲源放在將來安放被測揚聲器的位置.檢測在(平面對角線方向)多遠測試距離上,與理想自由聲場的偏差為多大。
聲學混響室是一個能在所有邊界上全部反射聲能,并在其中充分擴散,使形成各處能量密度均勻、在各傳播方向作無規分布的擴散場的實驗室。
功用
聲學混響室的功用主要是:測定材料的吸聲系數,空氣中的聲吸收,聲源和機器、設備等的聲功率及頻譜,測量某些電聲器件和設備的效率等聲學性能以及對靈敏機件作噪聲疲勞試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