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自然與社會的對應關系出發,按照學科形成的本質含義上分類 : 人、自然、社會組成了基本的關系圈,其分類的對應關系大致是: ◆產品設計:相當于狹義工業設計,是以三維設計為主的; ◆環境設計:包括各類建筑物的設計、城市與地區規劃、建筑施工計劃、環境工程等; ◆傳播設計是對以語言、文字或圖形等為媒介而實現的傳遞活動所進行的設計。根據媒介的不同可歸為兩大類:以文字與圖形等為媒介的視覺傳播;以語言與音響為媒介的聽覺傳播。
現代工業 傳統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設計內涵的發展也趨于更加廣泛和深入。人類社會的發展已進入了現代工業社會,設計所帶來的物質成就及其對人類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是過去任何時代所無法比擬的,現代工業設計的概念也由此應運而生。現代工業設計可分為兩個層次:廣義的工業設計和狹義的工業設計。
與傳統產業相比,工業設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征。作為典型的集成創新形式,與技術創新相比,工業設計具有投入小、周期短、回報高、風險小等優勢。作為制造業價值鏈中增值潛力的重要環節,工業設計對于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外觀設計的商標權保護上,美國是首先確定有關的外觀設計是否具有內在識別性的國家。如果某一外觀設計具有內在識別性,則相當于上述的“任意性或奇異性標記”,其使用者可以直接申請商標注冊或要求商標權的保護。然而,具有內在識別性的外觀設計并不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