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持續開放,讓國外的眾多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導致中國的消費市場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也提升了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他們對產品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場需求時刻在變化,現在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體,那么品牌就需要轉型升級,以更加年輕化的理念和形象抓住年輕人的心智。同理,產品設計也必須轉型升級以符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工業設計在此階段扮演著關鍵角色,企業應該合理利用工業設計的力量放大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 工業設計如何能實現放大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工業設計公司認為首要的任務是要讓工業設計與市場和消費者高度結合,把握市場變化和消費趨勢是產品設計的關鍵,以系統化的設計理念植入產品與品牌的戰略規劃中,設計必須符合時代需求。 目前很多傳統品牌和產品還沒有轉型升級的意識,他們產品或品牌形象都是老舊的傳統風格,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競爭活力。面對新一代的年輕主流消費者,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型企業都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產品理念,設計理念是否適合年輕消費者的要求。消費轉型升級不只在于產品品質的升級,更是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級,新一代消費群體對品牌的理解不僅停留在產品上,而更關注品牌倡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是否能在價值觀上產生共鳴。在新的消費需求趨勢下,作為制造企業和工業設計公司都需要升級觀念,打破思維,重新梳理企業品牌和產品對未來的規劃。
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中國制造的產品越來越多的開始參與國際化市場競爭,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力首先取決于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工業設計創新水平需要結合技術與制造的創新水平,好的設計創意能幫助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和收獲經濟利益。由于工業設計在產品制造環節中起到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世界各國在制造業的發展過程中都將他作為核心競爭力,以工業設計來推動企業以及國家制造業的發展與升級。 工業設計可以以其前瞻性的前沿思維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指導產品制造,可以引導產品設計與制造更加人性化,實現企業經濟利益化。無論產品設計公司還是產品制造企業都要時刻思考工業設計如何指導產品設計和制造升級。
人—產品—環境的中介 工業設計中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協調與統一,它不僅尋求產品內部的統一(美與有用性的統一),而且更尋求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之協調一致。自然界有著其自己的規律,生物圈也是一樣,不容人們去破壞。然而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有著使得人與環境的協調產生偏離正軌的趨向,而工業設計也就是人們為了處理這——問題時才產生的。所以工業設計從一開始,就必須考慮將要設計的產品會給環境和人帶來什么結果,是否會給人帶來一種和諧的享受。 以機械化生產為手段 工業設計是以為他人服務為目的的,從這一點上講,它與藝術表現有著根本的區別。藝術創作不僅只是美學原理的運用過程,而且主要以自我表現為特征。而設計反映的往往是社會的意志、用戶的需求。進一步講,它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而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這是大工業生產方式所決定的。 使用者 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應該把為用戶提供優良的產品放在首位。但實際中往往不那么令人如意。企業的目的是利潤,利潤的大小是企業成敗的標志。那么怎樣協調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矛盾呢? 那就是通過設計,合理的設計不僅繪用戶帶來滿意的產品,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增強企業利潤。工業設計決不犧牲使用者的利益,因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是工業設計的目的。
工業設計真正為人們所認識和發揮作用是在工業革命爆發之后,以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為條件發展起來的。當時大量工業產品粗制濫造,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工業設計作為改變當時狀況的必然手段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傳統的工業設計是指對以工業手段生產的產品所進行的規劃與設計,使之與使用的人之間取得匹配的創造性活動。從這個概念分析工業設計的性質:,工業設計的目的是取得產品與人之間的匹配。這種匹配,不僅要滿足人的使用需求,還要與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取得恰到好處的匹配,這恰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第二,工業設計必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工業設計的性質決定了它是一門覆蓋面很廣的交叉融匯的科學,涉足了眾多學科的研究領域,有如工業社會的粘合劑,使原本孤立的學科諸如:物理、化學、生物學、市場學、美學、人體工程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等,彼此聯系、相互交融,結成有機的統一體。實現了客觀地揭示自然規律的科學與主觀、能動地進行創造活動的藝術的再度聯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