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取作為除臭微生物制劑的候選菌株,從垃圾滲濾液中分離篩選了4株具有對NH3和H2S降解菌株,分別標記為CC3、CC7、CC13和CC16.通過形態、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別鑒定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孢桿菌(Bacillus megateri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糞產堿桿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CC7、CC13和CC16組成的復配組合除臭效率,其復配比例為1∶1.5∶0.5,對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別為83.56%和70.25%.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微生物除臭劑除臭條件:除臭時間為60 h,菌劑使用量為5%,除臭溫度為30℃,初始培養基p H值為6.5.
消泡劑應具備下列性質:①消泡力強,用量少;②加到起泡體系中不影響體系的基本性質,即不與被消泡體系起反應;③表面張力??;④ 與表面的平衡性好;⑤耐熱性好;⑥擴散性、滲透性好,正鋪展系數較高;⑦化學性穩定,耐氧化性強;⑧氣體溶解性、透過性好;⑨在起泡性溶液中的溶解性??;⑩無生理活性,性高。
泡沫的消除方法
(1)物理方法
從物理學角度考慮消除泡沫的方法主要包括放置擋板或濾網、機械攪拌、靜電、冷凍、加熱、蒸汽、射線照射、高速離心、加壓減壓、高頻振動、瞬間放電和超聲波(聲學液體控制)等,這些方法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促進了液膜兩端氣體的透過速率和泡膜的排液,使得泡沫的穩定因素小于衰減因素,從而泡沫的數量逐漸減少。但是這些方法共同的缺點是使用受環境因素的制約性較強、消泡速率不高等,優點在與環保、重復利用率高。
(2)化學方法
從化學角度消除泡沫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學反應法和添加消泡劑的方法?;瘜W反應法是指通過加入一些試劑使其與起泡劑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質,從而降低了液膜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促使泡沫的破裂,但是這種方法存在發泡劑成分不確定、產生難溶性物質對體系設備產生危害等缺點?,F如今各行各業應用廣泛的消泡方法是加入消泡劑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破泡效率高、使用方便等優點,但是尋找合適的消泡劑是關鍵。
具有概括性的消泡機理:
典型的具有概括性的消泡機理是Robinson消泡機理和羅斯假說。其中Robinson機理是羅斯假說的基礎,它主要強調了消泡劑破壞泡沫的排液和Marangoni效應實現消泡;羅斯假設是在消泡劑顆粒為非可溶小滴物質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實際上有的消泡劑產生消泡作用是在溶解狀態下進行的,所以羅斯假說的消泡機理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