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原則
1、性原則,指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和避免信貸資金遭受風險和損失。
2、流動性原則,指商業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時能預定定期限收回貸款資金或者在不發生損失的情況下將信貸迅速轉化為現金的原則。
3、收益性原則,指通過合理的運用資金,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益,謀取利潤化,力求銀行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信用貸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譽發放的貸款, 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擔保。其特征就是債務人無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擔保僅憑自己的信譽就能取得貸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為還款保證的。這種信用貸款是中國銀行長期以來的主要放款方式。
擔保公司的信用貸款,是通過擔保公司擔保銀行放款的模式為客戶提供的信用貸款。額度一般可到達30萬,費用模式為銀行放款的利息加擔保公司的擔保費。正規的擔保公司只收取一定比例的擔保費而不會收取利息,這也是辨別擔保公司是否正規的一個標準。P2P借貸理財平臺,額度不會太高,速度介于貸款公司和銀行之間,特點是可以通過網絡完成貸款手續,可以通過網銀或支付寶等還款,但是費率并不確定。
政府信用貸款與傳統的商業貸款有著本質區別。政府信用貸款不需對工程項目進行逐個的銀行商務評審,也不用企業提供具體的物質擔保,而是把地方政府作為一類特殊的客戶進行信用評審,其具體內容包括信用評級、信用發展度評價、風險限額和政府信用額度。開發銀行貸款與商業銀行貸款相比,貸款期限長,政府可在較長時間內統籌安排資金,還款壓力小,并免于債項評審和企業擔保,貸款程序比商業銀行貸款程序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