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護理
①護理,如退熱、輸液、輸氧、排氣、排炎、導尿等采用手段時的護理。
②用藥護理,督促病人用藥,正確服用,觀察不良反應等。
③診察護理,如化驗標本的正確采集,做各類檢查時的護理等。
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提供的個人衛生方面的照顧和幫助。病人衛生護理的目的為:①清除壞死組織、微生物、分泌物和其他污垢。②刺激血液循環,放松肌肉,使病人感到舒適,幫助恢復精力。③改變病人的病容,消除不良氣味。④預防褥瘡和交叉感染。⑤便于觀察病情。
口腔護理:口腔內溫暖潮濕,又有食物殘渣,是有利于繁殖的場所。病人早晚必須刷牙,晚上刷牙比早晨刷牙更為重要。有活動假牙者應先洗手取下假牙,用冷水沖洗刷凈,漱口后再戴上。
洗頭: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護士應協助洗頭,每1~2周在床上洗一次,水溫為43~45℃。洗時注意遮住病人眼睛,雙耳塞棉球,洗發后注意擦干頭發。若洗頭時病人面色,呼吸、脈搏發現有異常,則應停止操作。
.一級護理病人病情危重,需臥床休息。如大手術后、休克、昏迷、癱瘓等。
①15~30分鐘巡視一次病人,觀察病情。
②制定護理計劃,及時準確地填寫特護記錄單。
③做好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滿足病人身心需要。
二級護理病人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術后病情穩定者等。
①1~2小時巡視一次病人。
②按常規護理。
③給予必要的生活、心理幫助,滿足病人身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