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末,冷庫一直是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冷庫主要用作對食品、乳制品、肉類、水產、禽類、果蔬、飲料、花卉、綠植、茶葉、藥品、化工原料、電子儀表儀器、、酒精飲料等半成品及成品的恒溫恒濕貯藏。冷庫屬于制冷設備的一種,其與冰箱相比較制冷面積要大很多,但他們有相通的制冷原理。
1.
冷庫應具備完善的消防設備,具體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
冷庫用運輸工具應符合《特種設備監察條例》的要求。
3.
庫房內應具備應急逃生設施。
4.
庫房內的貨架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性。
5.
氨制冷機房內應配備防護用具和搶救藥品,并放置于易獲取的位置。
6.
變配電室和具有高壓控制柜的制冷機房,應配置高電壓操作使用的專用工具及防護用品。
冷庫火災的特點
1. 傳統探測器無法使用
傳統火災探測器不適合安裝在冷庫內部,由于冷庫內部溫度過低,會造成探測器結霜或故障。
2. 火災隱患多
空調制冷設備、貨物傳輸設備、照明設備等電氣或機械故障,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材料,塑料包裝材料,木制棧板充斥在冷庫內部。冷庫內溫度非常低,長期造成電纜線塑料外皮變脆而容易破損,進一步造成線路短路而燃燒,且冷庫內空氣異常干燥,起火后燃燒非常迅速。
3. 火災撲滅困難
冷庫內部空間封閉煙霧久聚不散,大火沿著保溫材料蔓延燃燒,內部空間大,貨架多,水槍難以對起火點冷卻滅火。
冷庫中排除異味的方法
1.
冷庫中產生異味的原因 所謂異味,即冷庫中的烹飪原料及食物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通過物理化學的變化,產生一種不正常的氣味,天長日久,這種氣味就粘附于冷庫的墻壁、頂棚以及設備和工具上。 冷庫中產生異味,一般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冷庫在未進食品前就有一種異味存在。 入冷庫前食品就有腐敗變質現象,如變質的蛋、肉、魚等。 存放過魚的冷庫,未經清洗即存放肉、蛋或水果蔬菜等食品,致使氣味感染而變質。 冷庫通風不暢,溫、濕度過大,致使霉菌大量繁殖,產生霉氣味。 冷庫制冷管道的泄漏,制冷劑(氨)侵蝕到食品中導致異味產生。 冷庫中溫度不下降,致使肉品變質腐壞產生腐敗味。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鮮肉未凍結、凍透即轉庫貯藏。 不同氣味的食品存在一個冷庫庫房內防止冷庫異味產生的方法 入冷庫冷藏的食品,必須經過檢驗,沒有變質的方可入庫存放。 冷庫庫房在進貨前不得有異味存在。
2.
若有異味,必須經過技術處理,排除異味后方可使用。 平常要加強冷藏設備的維護,嚴禁倒堆卸貨,防止因此砸壞管路,造成制冷劑外泄。 食品在冷加工過程中,必須使冷庫庫房保持一定的溫度,不得將凍制食品進行轉庫或存放。若冷庫庫房溫度降不下來,應查找原因,待排除后再行食品加工。 冷庫內不得混合存放互相感染的食品。
3.
冷庫排除異味的方法 臭氧法。臭氧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不但能消除冷庫庫房異味,還能制止微生物的生長。采用臭氧發生器,可實現對庫房異味的排除。 若冷庫內存放含脂肪較多的食品時,則不宜采用臭氧處理,以免脂肪氧化而產生酸敗現象。甲醛法:將冷庫庫房內的貨物搬出,用2%的甲醛水溶液(即福爾馬林溶液)進行和排除異味。食醋法:裝過魚的冷庫庫房,魚腥味很重。不宜裝其它食品,非得經徹底清洗排除魚腥味后方可裝入其它食品。一般清除魚腥味的方法是采用食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