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腫瘤中心四病區專業方向是胃癌、結直腸癌等外科。在開展傳統開腹手術的同時采用更加先進的腹腔鏡微創技術進行胃腸腫瘤標準化手術。全國個腫瘤專科醫院建立的以腹腔鏡微創為特色的科室。年均完成胃腸腫瘤腹腔鏡手術居中國北方地區首位。代表著我國北方地區腹腔鏡微創的水平,在全國處于地位。
科室主任蘇向前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曾留學美國加州大學醫學中心(UCLA);現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十余個學術組織兼職??剖伊碛懈敝魅吾t師2名,副研究員1名,主治醫師4名,住院醫師3名,助理研 究員2名,均擁有博士學歷。
科室承擔了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臨床研究方面,以胃腸腫瘤腹腔鏡微創外科問題為中心,在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臨床技術創新項目、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基金、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資助下主持了多項研究課題。牽頭并參與國內外相關臨床試驗(CLASSIC研究、RESOLVE研究等)。在基礎研究方面圍繞著胃腸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Nomogram腫瘤預測模型,胃腸腫瘤分子標志物的鑒定與臨床意義等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相關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作為在國內倡導并推廣“胃腸道腫瘤腹腔鏡微創手術規范化”,先后牽頭成立了“中國北方腫瘤醫院微創手術協作組 ”和“北方地區腹腔鏡微創沙龍”等學術組織。做為我國北方地區規模的“腹腔鏡胃腸道腫瘤微創培訓基地”,在眾多省份進行“胃腸道腫瘤腹腔鏡微創規范化手術巡講”,舉辦數十期“腹腔鏡規范化手術學習班”,培養了200余名腹腔鏡專業人才。
乳腺癌預防中心提供乳腺腫瘤診斷及方面的醫療服務。本中心于1998年在北京市重點學科專項資助下組建。2004年結構調整,成為具備乳腺腫瘤診治功能的一級臨床科室,功能涵蓋乳腺癌篩查,乳腺病變的診斷,原發性乳腺癌、隨訪及康復指導,復發性乳腺癌,同時開展相關臨床與基礎研究。
2021年科室醫生總人數30人,正高職稱人數6人,副高職稱人數8人,中級職稱人數13人,初級師人數3人。按學歷劃分:博士21人,碩士4人,本科4人,???人。科室主任:歐陽濤,副主任:范照青、何英劍。護士長:于新穎、徐京燕、孫紅娟。
本中心由門診診室4間、住院床位64張、門診穿刺室、超聲影像診斷室等部分組成。
“依據循證醫學原則,結合研究成果,提供規范的、專業化的醫療服務,保障乳腺腫瘤的總體療效”是“中心”的任務,“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做出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是“中心”團隊追求的目標。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是我國成立早的淋巴瘤專業科室,經歷了36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我院的特色品牌科室之一,目前擁有普通病床36張,移植艙位4張,專業從事淋巴瘤的臨床診斷與、以及自體干細胞移植。收治患者全部為各類型淋巴瘤患者,幾乎涵蓋世界衛生組織淋巴瘤分類的全部亞型。
我科現有臨床醫生12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1人;護士20人,專業科研人員和技術員各1人,科研護士2人。每年門診接診4000人次,新收治住院淋巴瘤患者400例,每月出院患者約200人次。
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好的個體化綜合診治平臺,2005年,以淋巴瘤科為主成立了院內淋巴瘤專業協作組,包括淋巴瘤內科、病理科、外科、放療科、影像科、核醫學科等等,對疑難病例進行全院會診討論。
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外,為了提高淋巴瘤的水平,促進學科發展,也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措施,我科先后承擔了30余項國內外新藥臨床研究。同時作為醫院品牌科室和國內少數淋巴瘤專業科室之一,承擔了大量北京及外省市疑難病例會診工作和學術講座;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碩士、博士研究生及住院醫師、進修醫師、訪問學者的部分培訓工作;定期為患者及家人舉辦康復課堂教育活動等等。
感謝患者及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感謝國內外同道的關注和鼓勵,淋巴瘤科將繼續秉承我院“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辦院宗旨,為來自國內外的淋巴瘤患者提供優質規范的醫療服務和人性化的關懷照顧。
消化腫瘤內科專注于胃腸道腫瘤的,以臨床研究推進臨床實踐,以人才培養帶動學科發展。專長于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胰腺癌、胃腸間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膽道腫瘤、肝癌等,以及難治性消化系統腫瘤的診斷與、綜合及個體化。消化腫瘤內科擁有60多張病床,2013年接診3萬余人次。患者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海外??剖覍I技術實力雄厚,特別在胃癌、食管癌等中國高發腫瘤以及結直腸癌的,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水平居于國內地位,病人在這里能享受到的醫療服務、的策略與方案。我們還為國內各大腫瘤??漆t院培養了數百人的研究生及進修醫生,推動了國內消化道腫瘤的規范化。同時我們基于臨床問題開展的臨床研究,以及牽頭承擔的數十項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提升了國內整個臨床水平,促進了學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