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彥,特級專家,1983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一直致力于兒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余年。1999年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進修兒童心理及精神專科,掌握兒童精神疾病的診斷和原則。同年創辦兒童醫院心理門診。
知名專家 普兒內科,兒童心理知名專家。1983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1999年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進修兒童心理及精神專科,同年創辦兒童醫院心理門診。2003年中國科學院心理所醫學心理咨詢與專業研究生班畢業,獲心理測量及心理從業資格證書。具有豐富的普兒內科及兒童心理障礙診治的臨床經驗,開展兒童沙盤,各類心理障礙兒童。2004年與首都醫科大學合作引進CES(微量生物電徑顱磁刺激)技術兒童各種疼痛、緊張、焦慮、等癥狀取得良好效果,開創了國內非兒童心理障礙新方法。參與國內外多中心ADHD臨床研究6項。參與院內首發基金項目2項。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編著作3部。網絡發表科普文章80余篇。
陸小彥
職稱:主任醫師
所在科室:精神科
社會任職:
《中國醫刊》編委,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常春藤醫學高端人才聯盟成員。
詳細介紹
從事兒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38年,1983年畢業分配到北京兒童醫院做住院醫師,主要從事兒內科及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和教學工作,歷任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住院病區主任等。1999年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專修兒童心理及精神專科,掌握兒童精神疾病的診斷和原則,同年創辦兒童醫院心理門診;2001年在中國科學院心理所醫學心理咨詢與專業學習,并于2003年研究生班畢業、獲心理測量及心理從業資格證書;2004年與首都醫科大學合作,引進CES(微量生物電徑顱磁刺激)技術兒童各種疼痛、緊張、焦慮、等癥狀并取得良好效果。
多動癥的預后如何?
以往人們認為多動癥不用治,長大后癥狀大多明顯改善,甚至消失,因此認為多動癥是兒童期的疾病,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長大后就會自然痊愈。目前研究發現,多動癥的預后并不樂觀,未的多動癥患兒長大后盡管多動的癥狀可能減輕或消失,但其注意力不集中,沖動等癥狀可持續存在并影響終生。一些成年人學業不良,很少接受大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