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教授系總醫院中西醫結合正骨療法科(全軍重點醫學專科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脊柱軟傷專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級專家。1983年畢業于遼寧中醫學院中醫系;1991年獲得第四軍醫大學中西醫結合專業碩士學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大連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醫科大學客座教授,總醫院博士后工作站導師。
人類脊柱的功能主要是保護脊髓、承重和運動.脊柱的前部結構包括椎體和椎間盤,后部結構包括椎弓及后關節.保持脊柱這一鏈狀結構的穩定性為發揮其承重、運動及保護脊髓的功能所必需.脊柱失穩引起應力分布不均,部分結構持續承受過大的應力是引起退行性變及慢性損傷的重要因素.
Goffin等在2002年首次報告60例單節段Bryan人工椎間盤置換術后平均12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手術運動功能均得到保留,未發現相鄰節段發生退變加快的跡象。隨后Goffin〔3〕等報告歐洲多中心的研究表明, Bryan人工椎間盤置換術在保持頸椎活動度方面顯示出明顯優勢,隨訪時的X線動態檢查證實頸椎運動節段的活動得到了比較好的保留。北大附屬第三醫院的孫寧〔4〕對其45例患者進行了前路Bryan人工椎間盤置換術,并對其早期療效進行臨床觀察,結果也顯示手術節段的各個方向的運動均得到了比較好的保留。
與其他多種手術方式相比,人工椎間盤置換術具有以下優點:恢復椎間隙高度及椎間孔容積;不增加相鄰節段應力載荷;術后有一定的活動度;徹底清除椎間盤組織,消除炎性刺激和自身免疫性反應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