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力體現
“運用參數化建模和有限元分析(FEA)技術,優化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與知名高校合作,研發輕量化材料和表面處理工藝,提升設備的耐用性和美觀度。”
可持續性方面:“低碳設計”“循環經濟”“生物基材料應用”。
數字化工具方面:“數字孿生”“虛擬現實(VR)評審”“參數化設計”。
客戶評價方面:“設計落地率達 90%”“項目交付周期縮短 30%”“幫助客戶獲得專利 50 + 項”。
機械設備外觀設計要點
形態設計:根據設備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設計出合理的外形輪廓。可以運用幾何形狀的組合、線條的變化等手法,使設備具有獨特的視覺特征。例如,對于一些大型加工設備,可以采用簡潔的長方體或圓柱體為主造型,通過線條的分割和局部的凹凸變化,增加設備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色彩設計:色彩在機械設備外觀設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機械設備常采用中性色如灰色、黑色、白色等作為主色調,以體現穩重、專業的感覺。同時,可以根據設備的功能特點和品牌形象,運用一些醒目的色彩如黃色、藍色等作為點綴色,用于突出操作部位、警示部位等,提高設備的可視性和易用性。
材質選擇:材質不僅影響設備的性能和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外觀效果。要根據設備的使用環境和要求,選擇合適的材質,如金屬材質可以體現設備的堅固耐用和科技感,塑料材質則可用于一些需要減輕重量或具有特殊造型要求的部位,增加設備的親和力和靈活性。同時,要考慮材質的表面處理工藝,如噴涂、電鍍、拉絲等,以獲得不同的質感和光澤度。
人機工程學設計:機械設備的操作界面和操作部件的設計要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使操作人員在使用設備時感到舒適、便捷,減少疲勞和誤操作。例如,操作手柄的形狀、大小和位置要適合人手的握持和操作,顯示屏的高度和角度要便于操作人員觀看等。
近年來,廈門市逐步重視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已具有較好的基礎。一是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全市已有專業的工業設計企業及工作室近百家,承擔制造業企業自身產品設計的工業設計中心有200多家;二是工業設計應用廣泛。服裝、客車、工程機械、電子信息、節能照明、衛浴櫥柜、運動器材和太陽鏡等行業的工業設計水平居國內前列,產品近年來多次獲得德國紅點獎、IF獎等國際設計大獎;三是建成一批企業工業設計中心。目前廈門市已有11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5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和1家工業設計中心;四是平臺載體不斷完善。近年來,推動建設了廈門市工業設計中心、廈門市工業設計研究院、廈門市工業設計公共服務中心、廈門市時尚設計公共服務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和園區載體,支撐工業設計產業集聚發展;五是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等高校均開設工業設計專業,每年培養出幾百名工業設計畢業生。但是,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廈門市工業設計產業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一是一些企業對工業設計的價值認識不足,對產品設計重視不夠;二是工業設計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創新能力不足;三是載體平臺建設還不夠完善,相關配套設施、信息交流平臺和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尚未能形成一定規模;四是設計人才集聚效應不明顯。這些問題嚴重制約廈門市工業設計產業發展,也成為工業設計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主要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