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法
方法:這種方法是根據機器實際完成的工作量來計算折舊。首先確定機器的單位工作量折舊額,然后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折舊率。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機器原始價值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折舊率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實際工作量)÷ 機器原始價值 ×。這里的工作量可以是生產產品的數量、工作小時數、行駛里程等。
示例:一臺生產設備原始價值為 20 萬元,預計凈殘值率為 4%,預計總生產產品數量為 10 萬件。當年實際生產產品 1.5 萬件。則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20×(1 - 4%)÷ 10 = 1.92(元 / 件),當年折舊率 =(1.92×1.5÷20)× = 14.4%。
機器的功能完整性:如果機器功能完好,能正常運行,調整系數可能接近 1;若存在部分功能損壞,需要根據損壞程度適當降低調整系數。例如,一臺機器功能損壞了 30%,調整系數可能取 0.7 左右。
處理方式
報廢拆解:對于無法修復或已無經濟價值的廢舊設備,通常會進行報廢拆解。拆解后的零部件可進行分類回收,如金屬部件可回收再利用,塑料、橡膠等部件也可通過相應的回收渠道進行處理。
二手出售:一些廢舊設備雖然在原使用場景中已被淘汰,但仍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可以通過二手設備市場進行出售。這樣可以讓設備在其他需要的地方繼續發揮作用,實現資源的再利用。
翻新改造:部分廢舊設備通過翻新改造,更換一些磨損的零部件或進行技術升級,可使其重新達到一定的性能標準,再次投入使用。
拆解
制定拆解方案:根據設備的結構和特點,制定詳細的拆解方案,確定拆解的順序、方法和所需的工具設備。
拆除附屬部件:先拆除設備上的一些附屬部件,如電線電纜、管道、儀表、閥門等,并對這些部件進行分類存放。
分解主體結構:使用合適的工具和設備,如扳手、螺絲刀、切割機、液壓千斤頂等,將設備的主體結構逐步分解成零部件。在拆解過程中,要注意保護零部件的完整性,以便后續的回收利用或處理。
分類存放零部件:按照材質、類型、用途等對拆解下來的零部件進行分類存放,如金屬零部件、塑料零部件、橡膠零部件、電子元件等,為后續的回收處理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