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應用階段分類
設計階段模型:用于驗證設備的結構合理性和功能可行性,常為數字模型。
生產階段模型:指導加工制造的工藝模型(如模具模型、焊接夾具模型)。
運維階段模型:用于設備維護、故障診斷的仿真模型(如有限元分析模型、故障樹模型)。
核心成本影響因素
1. 模型類型與尺寸
微型 / 小型模型(如 1:50 比例的化工設備模型):
尺寸通常小于 50cm,材料用量少,適合教學或展覽展示。
成本范圍:數百元至數千元。
等比例 / 大型模型(如 1:1 的汽車發動機模型、工業機器人模型):
需還原真實設備尺寸,材料消耗大,結構復雜。
成本范圍:數千元至數十萬元。
材料選擇
材料類型 常見材質 成本特點 適用場景
非金屬材料 塑料(ABS、亞克力)、木材、樹脂 成本低、易加工,但強度和仿真度有限 教學模型、概念驗證模型
金屬材料 鋁合金、鋼、銅 成本高、加工難度大,但質感和耐用性強 高精度展示模型、工業原型
復合材料 碳纖維、玻璃纖維 輕量化、高強度,但價格昂貴 高端設備模型、航空航天模型
工業原型模型
場景:新產品研發階段的實體驗證模型(如航空發動機部件、精密機床原型)。
特點:高精度金屬加工,需通過強度測試、裝配驗證,可能涉及小批量生產。
成本范圍:
簡單部件模型:5 萬 - 20 萬元
復雜整機模型:50 萬 - 數百萬元(如汽車整車原型成本可達百萬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