銦,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為In,原子序數為49,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IIA族。其單質是一種銀白色并略帶淡藍色的金屬, 質地非常軟,能用指甲刻痕。可塑性強,有延展性,可壓成片。金屬銦主要用于制造低熔合金、軸承合金、半導體、電光源等的原料。
銦受供求關系的影響會有波動,而且每個地方的價格也會有所不同的,具體以您交易時的市場成交價為準。
火法-濕法聯合工藝
結合兩種工藝優勢提升效率:
廢靶材先經回轉窯1200℃揮發富集,銦含量從0.1%提升至0.5%。
富銦煙塵通過酸浸-萃取-電解流程精煉,整體回收率從傳統工藝的54%提升至85%。
該方案投資成本較單一濕法降低30%,但需配套煙氣凈化系統防止銦揮發損失。
總結:隨著光伏和顯示面板產業擴張,2025年中國ITO靶材回收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億元。物理法因成本優勢(處理成本2000元/噸)在中小型企業普及,而大型企業更傾向聯合工藝(綜合回收率>90%)。
未來發展方向將聚焦:短流程設計(工序減少40%)、智能化控制系統(能耗降低25%)、以及銦錫同步回收技術的突破。
當前,銦的主要消費領域集中在ITO靶材上,其占比高達約70%。此外,半導體制造和合金領域的需求也不容忽視,兩者合計占總消費量的24%,而其他研究領域則占據了6%。然而,由于ITO制造過程中靶材利用率僅達30%左右,導致大量剩余材料成為廢料。加之電子廢棄物的激增,銦回收已成為資源可持續利用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技術進步和應用需求的增長,ITO廢料回收能有效減少原礦資源消耗,實現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
區別對比:
?成分差異:銦靶材為純金屬銦制成,而ITO靶材則是銦錫氧化物的復合物。
?用途不同:銦靶材主要用于需要高導電性和延展性的領域,如航空航天部件;ITO靶材則因其透明導電性廣泛應用于光電顯示領域。
?性能特點:銦靶材更側重于導電性和機械強度,而ITO靶材則兼顧導電性和光學透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