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掛柜:直接安裝在墻上,能使參觀者近距離觀賞文物,豐富了現代博物館的展陳形式。小型懸掛柜用于展示體積小的文物,如動物標本、徽章等;大型懸掛柜可展示數量更多的文物。
設計原則
性:是根本原則,保護文物是初衷。要保證文物在適宜的溫濕度環境下,對于光源敏感的文物,需確保燈光照明亮度在范圍內。展具和展架要固定牢固,選擇無害的材料,合理規劃文物入柜順序。
準確性:旨在確保柜內設計能夠準確傳達展覽主題及文物內涵。根據展覽的內容文本進行規劃,考慮如何有效地展示文物、組織文物布局、使用文字和圖像輔助解釋文物等,引導觀眾視線,避免產生歧義和誤讀。
藝術性: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組織文物內容的定位與藝術表達至關重要。從視覺角度來看,柜內空間應保持統一的色調、和諧的材質、穩定的視線以及適當的陳列密度,創造出真實自然的展示場景,為觀眾提供沉浸式體驗。
可持續性:主要體現在材料的選取和實際的布展工作中。選取環保、可重復利用的設備,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紤]文物的入柜順序,降低文物在陳列過程中產生的損害風險,提前考慮更替文物的可行性。
其他特殊功能玻璃
(1)防紫外線玻璃
優點:通過鍍膜或夾層技術阻隔 99% 以上的紫外線(UV),有效防止文物褪色、老化,適合紙質、紡織品、油畫等光敏性文物。
缺點:透光率可能略有降低(約 85%-90%),顏色可能輕微偏黃,需與超白玻璃結合使用以平衡透光性和防護性。
(2)電磁屏蔽玻璃
優點:內置金屬網或導電膜,可阻隔電磁信號(如手機、相機閃光燈),防止電子設備干擾文物或觸發系統。
缺點:成本,透光率下降(約 70%-80%),且可能產生輕微反光,影響觀賞效果,僅用于特殊安保需求的展柜。
提升展示的藝術性與吸引力
視覺層次豐富
場景中的立體布景(如假山、建筑構件、植被)與文物形成高低錯落的陳列效果,打破傳統展柜的平面化展示。例如:
蘇州博物館的 “文房四寶” 場景展柜,以庭院假山為背景,將筆墨紙硯置于仿古書桌,配合光影投射,營造文人雅趣的意境。
適合文化主題敘事
用于串聯系列文物,形成完整的故事線。如:
敦煌研究院的 “藏經洞發現” 場景展柜,通過還原王道士發現經卷的洞窟一角,將佛經、油燈、壁畫殘片等文物融入場景,講述文物發現的歷史脈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