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預先核準:確定公司類型、名字、注冊資本、股東及出資比例后,申請人可前往工商局現場或通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官網、政務服務平臺的 “名稱自主申報” 功能線上提交核名申請。建議多準備幾個企業名稱,以便核名失敗時能及時替換。核名通過后,會獲得《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建立會計賬簿:
選擇記賬方式:若公司規模較小,可聘請會計人員自行記賬,或企業主學習簡單會計知識后親自記賬。若缺乏專業會計知識,建議委托專業的代理記賬公司處理財務和稅務事宜。
設置會計科目:依據《企業會計準則》或《小企業會計準則》,結合公司實際業務,設置所需的會計科目,如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并錄入公司注冊時的初始數據。
建立賬簿:建立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等基本賬簿。總賬用于總括反映企業經濟業務;明細賬可詳細記錄各類經濟業務;日記賬一般包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用于逐日逐筆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收支情況。
稅務登記與稅種核定錯誤
未及時辦理稅務報到:工商注冊后超 30 日未到稅務局登記,可能被處以 2000 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罰款更高。
稅種核定遺漏或錯誤:
例:未核定印花稅(如合同、賬本貼花),導致漏繳;或誤將小規模納稅人核定為一般納稅人,影響稅率適用。
未關聯銀行三方協議:未簽訂稅務、銀行、企業三方協議,無法自動扣繳稅款,導致逾期繳費產生滯納金。
如何規避錯誤?
聘用專業財務人員或委托代理記賬:確保記賬報稅由具備資質的人員操作,減少人為失誤。
定期學習稅務政策:關注稅務局官網、公眾號,及時了解政策變動(如免稅額度、稅率調整)。
建立內部復核機制:財務人員記賬后,由主管或第三方復核報表、申報表,降低錯誤率。
保留完整票據與憑證:所有收支業務務必取得合規票據,按會計檔案管理要求保存至少 10 年。
提示:若已發生錯誤,應及時向稅務機關說明情況并更正申報,主動糾錯可減少處罰;對復雜業務(如股權變更、跨境交易),建議提前咨詢稅務師或律師,避免風險累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