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匯算清繳:在次年 1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期間,對上一年度的企業所得稅進行匯算清繳。根據稅法規定,調整會計賬目與稅務規定不一致的地方,確定實際應繳稅額,多退少補。同時,編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在內的年度財務報表,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并按規定完成年度工商年報的報送。
資料保存備查:妥善保管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會計資料,以及納稅申報表、完稅憑證等稅務資料,以備稅務檢查或審計需要。
稅前扣除違規
無票支出稅前扣除:
如支付臨時工工資未取得勞務發票,直接計入成本,稅務稽查時需做納稅調增,補繳企業所得稅。
超額扣除或違規扣除:
業務招待費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的 5‰或實際發生額的 60%(兩者取小),超額部分未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將罰款、滯納金計入 “營業外支出” 并稅前扣除(稅法規定不得扣除)。
年報與公示信息錯誤
工商年報數據失真:
填報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與財務報表不符;未公示股東出資信息或股權變更情況,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稅務年報(匯算清繳)錯誤:
未調整業務招待費、廣告費等納稅差異,導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錯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申報時,憑證不全或科目歸集錯誤。
特殊業務處理失誤
跨區域經營未報驗:
異地開展建筑施工等業務,未辦理《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導致無法在經營地預繳稅款,回機構所在地申報時產生滯納金。
注銷前未清算稅務:
公司注銷時未完成稅務清算,存在未繳稅款或未核銷發票,導致無法正常注銷,甚至影響法人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