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預先核準:確定公司類型、名字、注冊資本、股東及出資比例后,申請人可前往工商局現場或通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官網、政務服務平臺的 “名稱自主申報” 功能線上提交核名申請。建議多準備幾個企業名稱,以便核名失敗時能及時替換。核名通過后,會獲得《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審核與領取營業執照:工商部門會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一般 3-5 個工作日內可完成。審核通過后,申請人會收到準予設立登記通知書,攜帶該通知書及辦理人身份證原件,到工商局領取營業執照正、副本,也可選擇郵寄領取。
完成稅務登記相關事項:
稅務報到:公司成立后 30 天內,攜帶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公司章程、銀行開戶證明、租賃合同等資料,到當地稅務局進行稅務報到,部分地區已取消紙質稅務登記證書,但仍需完成相關登記手續。
購買稅控設備:若公司涉及增值稅發票的開具,需購買金稅盤或稅控盤等稅控設備,并在稅務局進行初始發行。
核定稅種:稅務機關會根據公司的實際業務情況,核定適用的稅種,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并確定稅款的申報周期,通常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按月或按季度申報,企業所得稅按季度預繳,年度匯算清繳。
稅務登記與稅種核定錯誤
未及時辦理稅務報到:工商注冊后超 30 日未到稅務局登記,可能被處以 2000 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罰款更高。
稅種核定遺漏或錯誤:
例:未核定印花稅(如合同、賬本貼花),導致漏繳;或誤將小規模納稅人核定為一般納稅人,影響稅率適用。
未關聯銀行三方協議:未簽訂稅務、銀行、企業三方協議,無法自動扣繳稅款,導致逾期繳費產生滯納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