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機構申請 CMA 認證需滿足以下核心要求:
法律地位
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或經法人授權,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經營范圍包含檢驗檢測相關業務。
非獨立法人機構需提供法人授權文件,明確其在檢驗檢測活動中的獨立性、自主權及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
專業技術能力
配備與申請檢驗檢測項目相適應的人員(如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檢驗檢測人員),人員需具備相關專業背景、資質(如職稱、培訓證明)及經驗。
擁有滿足檢驗檢測要求的儀器設備、設施環境(如實驗室布局合理、環境條件可控,設備經檢定 / 校準且在有效期內)。
采用現行有效的標準方法(如國標、行標等),非標方法需經過驗證并獲得認可。
管理體系
建立并有效運行符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管理體系,且體系運行滿 3 個月以上,完成至少 1 次完整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管理體系文件需包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覆蓋檢驗檢測全流程(如合同評審、樣品管理、報告出具等)。
合規性與公正性
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無違法違規記錄。
確保檢驗檢測活動的公正性,無利益沖突(如不從事影響公正性的咨詢、生產等業務),并建立相應的公正性保障機制。
現場考核應對
評審組可能隨機抽取人員進行現場操作考核(如特定項目的全流程檢測),需確保操作人員嚴格按標準方法和作業指導書執行,規范記錄每一步操作(包括環境條件、儀器參數、數據計算等)。
避免出現 “人員與資質不匹配”(如無證上崗、超范圍操作)或 “操作不熟練”(如儀器使用錯誤、數據記錄不完整)的情況。
提前自查,消除常見問題
重點檢查:儀器設備狀態是否正常、環境條件是否達標、原始記錄是否完整、標準方法是否現行有效(如是否有過期標準未更新)、樣品存儲是否合規等,提前整改 “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標識脫落、記錄潦草)。
準備好所有需提交的文件(如人員資質、設備證書、體系文件、典型報告等),按類別整理歸檔,方便評審組查閱。
溝通與配合:積極響應評審組要求
安排專人負責現場評審的協調(如引導評審組、調取資料、聯系相關人員),確保評審流程順暢。
對評審組提出的疑問或不符合項,需如實回應,不回避問題;若有異議,可禮貌溝通并提供證據,但不得拒絕配合。
現場評審結束后,認真記錄評審組提出的不符合項,明確整改責任人及期限,為后續整改報告的編寫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