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井除砂器是石油天然氣鉆探固控系統的二級核心設備,專用于清除鉆井液中 15~100μm 的砂粒、巖屑等磨蝕性雜質。其核心價值在于保護鉆具、維持鉆井液性能、預防井壁坍塌,并顯著降低設備磨損成本。
工作原理
離心分離:高壓鉆井液切向注入錐形旋流筒,形成高速旋轉流場。
固液分層:重顆粒(砂/巖屑)受離心力甩向筒壁,從底流口排出;凈化鉆井液從頂部溢流管返回循環系統。
精度控制:通過調整旋流筒錐角(15°~20°)和進口壓力(0.2~0.4MPa),實現微米級顆粒分離。
關鍵技術與性能
分離:單筒處理量達 50~120m3/h,對>45μm顆粒清除率超90%。
耐磨設計:旋流筒內襯聚氨酯或陶瓷材質,耐受砂粒沖刷,壽命超2000小時。
模塊化擴展:支持4~12筒并聯,靈活適配淺井至超深井的規模需求。
智能運維:快拆結構實現10分鐘更換旋流筒;新型設備集成壓力傳感器,實時預警堵塞風險。
應用場景
復雜地層作業:頁巖氣開發(應對高石英含量地層)、深水鉆井(配合泥漿冷卻)。
關鍵流程環節:位于振動篩(一級除雜)之后,與除泥器(三級精濾)構成多級凈化鏈。
事故預防:快速清除細砂防卡鉆,保護螺桿鉆具和離心泵。
行業創新方向
輕量化:碳纖維筒體減重30%,適配海洋平臺空間限制。
零排放技術:集成砂粒洗滌模塊,殘渣含水率<15%,降低環保壓力。
AI協同控制:通過算法動態優化底流口開度,維持"傘狀噴射"排渣狀態。
操作要點
流量匹配:超負荷運行會大幅降低分離效率,需按鉆井液粘度控制進料壓力。
排渣監測:底流口需保持適度開合——過緊導致堵塞,過松引發泥漿流失。
周期性維護:每周檢測內襯磨損程度,厚度低于原始值50%立即更換。
鉆井除砂器以物理離心分離技術為核心,通過模塊化、耐磨化、智能化設計,成為保障鉆井作業的關鍵設備。其技術演進正推動油氣勘探向低能耗、低排放、高可靠性方向持續發展。選型需綜合考量地層特性、處理規模及自動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