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之困:損耗與機遇并存
ITO靶材在濺射鍍膜過程中利用率通常僅30%左右,大量含銦廢料(廢舊靶材、邊角料、鍍膜腔室廢料)隨之產生。過去,這些價值的廢料往往被簡單處理或堆積。建立從“廢靶材→再生銦→新靶材”的閉環體系,成為破解資源約束的黃金路徑。
ITO廢料來源于生產廢料、終端廢料及工業副產物,為回收提供了豐富資源。ITO廢料來源于多個方面。首先,在ITO靶材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切削碎屑和鍍膜后的廢靶材,這些屬于生產廢料。其次,隨著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廢棄的LCD面板、智能手機屏幕以及光伏薄膜等電子垃圾也逐漸增多,這些被稱為終端廢料。此外,金屬冶煉過程中也會產生含銦煙塵或廢渣,這屬于工業副產物。這些不同來源的ITO廢料,為銦的回收利用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提純銦的方法包括蒸餾法、電解法和區域精煉法。蒸餾通過高溫蒸發和冷凝來提純銦。電解利用電流來提純銦。區域精煉則通過移動的熔融區來提純銦。
ITO靶粉回收雖具有較高價值,但實際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1.防護。回收過程涉及強酸、有機溶劑等化學品,操作人員需穿戴防護裝備,避免直接接觸。工作場所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防止有害氣體積聚。
2.環境保護。回收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需妥善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酸性廢液應中和后再排放,有機溶劑應盡量回收利用或進行無害化處理。
3.質量控制。回收得到的金屬銦需經過嚴格檢測,確保其純度符合再次生產的要求。雜質含量過高會影響終產品的性能。
4.經濟性分析。回收項目需綜合考慮成本與收益,包括原材料收集、化學品消耗、能源使用及設備折舊等因素。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回收規模和技術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