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成本與質量控制點
成本核心:金鹽、銅鹽等貴金屬原料占比高(約占原材料成本的 30%-40%),細線路加工導致的良率損耗會顯著推高單位成本。
質量控制:需檢測鍍層厚度(XRF 檢測)、附著力(膠帶測試)、耐腐蝕性(鹽霧測試),以及線路完整性(AOI 檢測)。
工藝流程
前處理:包括對載板進行開槽、打通孔等操作,然后將載板貼在承載膠上,植入芯片和金屬塊,進行次塑封,形成塑封層;之后拆除承載膠,對一次塑封件另一面進行第二次塑封,形成第二塑封層。
電鍍準備:在塑封層和第二塑封層上打盲孔,以露出芯片的 IO 接口和金屬塊,然后對盲孔進行真空濺射,并在二次塑封件的上、下兩面建立種子層。
電鍍沉積:通過電解或化學沉積方式,讓金屬離子在載板表面沉積形成所需的鍍層,如銅、鎳、金、錫等鍍層,在電鍍過程中需要控制電場、電鍍液成分、溫度、電流密度等參數,以確保鍍層的質量和性能。
后處理:電鍍完成后,進行清洗、烘干等操作,去除表面殘留的電鍍液和雜質,然后對鍍層進行檢測,如檢測鍍層厚度、附著力、孔隙率等,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核心適用場景
消費電子載板:手機、電腦的 PCB 主板、柔性載板,需輕量化、高導電鍍層。
工業電子載板:工控設備、汽車電子的耐高溫載板,側重鍍層穩定性和抗老化性。
特種電子載板:醫療設備、航空航天用載板,要求鍍層低雜質、高可靠性。
通訊載板電鍍加工關鍵技術
電鍍液配方優化:為了實現高精度的電鍍效果,需要針對不同的鍍層和工藝要求,優化電鍍液配方。例如,銅鍍液中銅離子濃度、硫酸濃度以及添加劑的種類和含量等都需要控制,以保證鍍層的均勻性、致密度和附著力。
添加劑控制:添加劑在通訊載板電鍍中起著關鍵作用,通過控制抑制劑、光亮劑和整平劑等添加劑的濃度和比例,可以實現超細線路的均勻電鍍,避免出現鍍層橋連、空洞等缺陷。
設備與工藝參數調控:先進的電鍍設備能夠控制電場、電流密度、溫度、時間等參數,確保電鍍過程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例如,在脈沖電鍍中,通過合理設置脈沖參數,可以改善鍍層的結晶結構,提高鍍層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