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清潔維護
亭體清潔:每日擦拭投放口、亭身內外壁,清理地面污漬、垃圾殘留,避免積塵和異味附著。
垃圾桶維護:定期清洗垃圾桶內膽(每周至少 1 次),檢查桶體是否破損、密封蓋是否完好,破損件及時修補或更換。
周邊環境打理:清掃亭體周邊 3-5 米范圍內的散落垃圾、落葉,保持周邊地面整潔,避免蚊蟲滋生。
設備功能檢修
基礎款設備:每日檢查分類標識、圖文指引是否清晰,有無脫落、褪色,及時修補或更換;檢查遮雨棚、框架結構是否松動,螺栓定期加固(每月 1 次)。
智能款設備:每日測試掃碼開箱、語音提示功能是否正常,每周檢查傳感器、稱重模塊、數據傳輸模塊運行狀態;每月校準設備參數,每年更換老化配件(如電池、線路)。
特殊情況與環境管理
異味與蚊蟲控制:高溫季節增加清潔和頻次(每日 2-3 次),定期疏通亭體排水口,避免積水滋生蚊蟲;可安裝防蚊燈、放置活性炭吸附異味。
應急處理:暴雨后及時清理亭內積水,檢查電路(智能款)是否受潮;大雪后清除亭頂積雪,避免結構受壓損壞;疫情等特殊時期加強力度,增加接觸部位清潔頻次。
二次分揀:每日巡檢時對誤投垃圾進行二次分類,確保分類準確率,減少后續清運和處理壓力。
基建施工:復用現有資源,簡化施工流程
共享現有基建:智能款亭體優先接入小區、廣場已有的水電管網,避免單獨開挖布線,節省施工費和材料費(單次可省 1000-3000 元)。
復用閑置場地:選擇小區、廣場內閑置空地、邊角地建設,無需新征場地或大面積改造,減少場地平整、硬化成本。
簡化施工工藝:亭體采用模塊化拼裝設計(比現場焊接節省 30% 施工時間),地面硬化用普通混凝土(比防滑地磚便宜 50%),非核心區域可直接利用原有硬化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