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認為工業設計就是畫CAD圖紙,做美工,決定一個手機是一個弧形曲線還是棱角分明、揚聲器是分布在手機底座還是側面、HOME鍵是圓形還是方形,那么你可能對工業設計有誤解。遺憾的是很多人包括做硬件的公司老板都認為工業設計就是一個“跑龍套的”,他們有時候會做好一個產品,然后拿給工業設計師:“把它設計的好看一點?!?/p>
1. 大陸制造業背景與趨勢分析
大陸制造業的蓬勃發展給工業設計師和工業設計產業帶來了機會。許多人紛紛預測大陸將是一個全新的制造業中心。低廉的人力資源是制造業中心形成的重要原因。制造業中心是否就意味著大陸將成為區域工業設計中心?
作為制造業中心的初級階段,OEM模式(原配件生產)占的比例。長三角、珠三角的許多私營企業都是靠承接國外訂單來生存的。產品的外形基本上是國外廠家制定的或者是仿造的。
要提高制造業的層次,必須大力發展ODM模式(原創設計管理,也有人稱其為設計代工)和OBM模式(原創品牌管理)。香港的制造企業中,OEM模式占85%,ODM模式和OBM模式占15%。同香港的數字比較,大陸制造企業中OEM模式占的比例更多。
ODM模式大行其道之后,工業設計業的春天才會來臨。OEM時代、ODM時代、OBM時代都會對工業設計教育和工業設計師提出適合自身的要求。工業設計教育、工業設計實踐、工業設計研究都要根據這種產業模式的變遷而隨時進行調整。
“理論先行”、“教育先行”,本身并沒有錯誤。但是,由于缺乏實踐的支持,工業設計的理論研究不可避免地陷入空虛化的泥潭。過分地夸大工業設計的作用,提出一些遙遠而不切實際的理論,是目前工業設計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工業設計學科是一門實踐的科學。如果“教育先行”演化成“教育為主”,將阻礙工業設計學科和產業的健康發展。
(1)生產型的工業設計
生產型的工業設計強調設計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天花亂墜的概念設計在此階段沒有太大的市場。產品造形的改良是工業設計師的核心工作,產品結構的優化和生產成本的控制是工業設計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對于企業來說,沒有太多的預算花在設計上,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自己的工業設計部門,即使委托外邊的工業設計公司進行設計,設計費用相對較低。這個時期的口號是:“能夠方便地生產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
這種類型的工業設計要求工業設計師具有較高的產品造形能力,并且對各種生產手段要比較熟悉,能根據產品的特點和生產的數量決定適合的材料,并能有效地和工程師進行溝通。這種熟悉生產和具有較高產品造形能力的工業設計師,我稱之為務實型工業設計師。的務實型工業設計師,只能誕生于工業設計公司和企業內的設計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