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體周圍的電壓降和電位分布
雷電流或故障電流迅速通過接地極導入大地時,在其周圍土壤上產生電位。以單根管樁接地體為例,在土壤電阻率均勻的場地,當電流從接地體中流出時向土壤的各個方向擴散。在土壤電阻率均勻、接地體與大地緊密接觸的情況下,流入地中的電流通過接地極向大地呈半球狀散流,單根接地裝置周圍電位分布圖如圖1所示。因此,將電流通過接地極向大地流散時產生明顯電位梯度的土壤范圍稱為流散區。
由圖1可見,離接地體愈近,電流密度愈大,電壓降也愈大;當電流流經距接地體很遠的地方時,由于電流密度非常小,實際電壓降接近于0。
單根接地裝置周圍電位分布圖
試驗證明:在距單根接地極20m以外的地方,電圖1單根接地裝置周圍電位分布圖位已趨近于0,該處就屬于接地裝置對地電壓的零電位。
多根接地裝置周圍散流電阻分布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多根接地裝置由于屏蔽作用,其散流區更大,零電位的位置更遠。
多根接地裝置周圍散流電阻分布
由此可以得出,零電位存在于散流區之外,接地體越多,散流區越大,零電位的位置也越遠。散流區的大小取決于地網的形狀、大小和尺寸。
危化場所雷電防護防雷檢測項目:
1. 建構筑物直擊雷防護裝置
2 .戶外雷電防護裝置
3. 儲罐、管道系統、卸油臺及充裝臺等
4. 氣體及蒸汽噴出設備
5. 靜電接地及雷電防護裝置接地電阻
6 .浪涌保護器性能
7 .防靜電測試
眾所周知,防雷檢測裝置有些是隱蔽工程,其中有些項目則需要通過計算得出結論。專業的防雷檢測結果和數值務必記錄清楚,便于整理。請被檢單位的有關負責人陪同檢測,則可以少走彎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有些防雷檢測如地網的做法、屏蔽的網格尺寸、墻內或地下接地體及其材料規格等。這就需要通過查看圖紙、詢問等方式來獲得有關情況。那么施工現場,防雷檢測裝置跟蹤檢測分哪幾個階段?
一、跟蹤檢測階段:在基礎接地體(樁、承臺、地梁)焊接完成、澆混凝土之前,應防雷檢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應檢查各樁筋間的等電位連接情況,一般要求每隔一定距離用箍筋與各樁筋焊接一次。自然接地體利用樁基礎接地時的連接工藝。自然接地體利用承臺、地梁接地時的連接工藝。首層板筋的連接工藝。有地下室的建筑物,防雷檢測施工到之前,對整體接地體進行一次接地電阻的測量。
二、跟蹤檢測第二階段:防雷檢測分層柱筋引下線、等電位連接環、外墻金屬門窗及玻璃幕墻等電位連接,及綁扎板筋焊接完成、澆筑混凝土之前,應檢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每層(或每隔一層)板筋的綁扎工藝。每層(或每隔一層)柱筋引下線焊接工藝。焊接完成的等電位連接環(含等電位連接環與外墻金屬門窗等電位相連接)玻璃幕墻等大的金屬物體的接地和等電位連接工藝。低壓配電、供水系統、煤氣管道等裝置的等電位連接情況。頂層綁扎板焊接和天面接閃網格焊接工藝。
三、跟蹤檢測第三階段:天面防雷檢測及其他金屬物體安裝焊接完成時,應檢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裙樓頂接閃桿(網、帶)安裝情況、焊接工藝。轉換層防雷檢測裝置安裝情況、焊接工藝。天面接閃桿、帶、網(暗敷的,在封裝前)安裝情況、焊接工藝。天面安裝的冷卻塔、廣告牌等金屬物體焊與防雷檢測裝置的等電位連接情況和安裝工藝。
四、跟蹤檢測第四階段:建筑物內部防雷檢測裝置設置和安裝完畢時,應檢測以下內容:總等電位端子板的材料規格、安裝工藝。局部等電位端子的材料規格、安裝工藝。不同防雷區界面處的等電位連接情況。低壓配電線路上安裝的電涌保護器的選型、安裝工藝、性能參數等。信號線路上安裝的電涌保護器的選型、安裝工藝、性能參數等。
綜上所述,在完成以上的防雷檢測結束后,在現場馬上寫出現場報告或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做法,有不少地方采用評價高的防雷檢測,這樣有利于隱患被盡快地整改。在建筑物防雷裝置跟蹤檢測中,主體工程防雷檢測,重點是檢測防雷引下線、等電位連接環、防側擊、預留等電位端子等設施的取材、安裝工藝、接地電阻等方面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規范的要求。
防雷檢測中直擊雷的防護包括三部分: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
接閃器:是指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的直接接受雷電的部分,以及用作接閃的金屬屋頂、金屬構件等。避雷針是指使用最廣的一種接閃器,它是用圓鋼或焊接鋼管制成,傳統的接閃器可用直徑為10~12mm的圓鋼作為避雷針,根據滾球法確定避雷針的保護范圍;避雷網和避雷帶宜用圓鋼或扁鋼制作;避雷線一般采用鍍鋅絞線。避雷網或避雷帶應沿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避雷針是靠它對雷云電場引起的畸變來吸引雷電的,因此也稱為引雷針。
引下線:引下線一般用直徑為8mm的圓鋼,沿建筑物的四角引下到接地網上。類建筑物防雷引下線不少于兩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當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規范要求跨度設引下線。 接地裝置:傳統的方法是,互距5m采用長2.5m的規格為40×40×4mm三根鍍鋅角鋼打入地中并聯,并與引下線連接。當基礎采用硅酸鹽水泥和周圍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礎的外表面無防腐層或有瀝青質的防腐層時,宜利用基礎內的鋼筋作為接地裝置。
避雷裝置的作用就是當接閃器接受電流后,經過引下線將電流導入接地裝置進而地進入大地,保證建筑物內設備和人身的。至于選擇何種防雷措施和防雷檢測措施,則應根據所保護對象的重要性、當地雷電活動情況進行比較確定。一般來說,避雷針主要作為露天變電設備、建筑物和構筑物等的保護;避雷線主要作為電力線路的保護;避雷網或避雷帶主要作為建筑物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