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務迅猛發展,成為新的工作亮點。但同時市場上假冒、變造、“克隆”承兌匯票也隨之涌現,業務臨柜人員能否把住審查關,對防范票據風險至關重要。
現從長期工作經驗中總結出五種方法:一查,二聽,三摸,四比,五照,實用有效。
三摸:即通過觸摸匯票號碼凹凸感來辨別票據的真偽。
匯票號碼正、反面分別為棕黑色和紅色的滲透性油墨,用手指觸摸時有明顯的凹凸感,假票的號碼則很少使用滲透性油墨,而且用手指觸摸時凹凸感不明顯。
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或持票人向銀行提示承兌時,銀行的信貸部門負責按有關規定和審批程序,對出票人的資格、資信、購銷合同和匯票記載的內容進行認真審查,必要時可由出票人提供擔保。符合規定和承兌條件的,與出票人簽訂承兌協議。
商業匯票是遠期票據,兼具支付和融資功能。商業匯票作為我國大宗商品貿易的主要支付手段,具有金額不限、期限長(長6個月)、融資簡捷、有銀行或大型企業作為付款保證等特點,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日常交易中,由于傳統商業匯票是紙質的,存在保存攜帶性較差、背書轉讓要求嚴格、流轉交易不便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商業匯票的進一步推廣,不利于全國統一票據市場的形成。此外,紙質商業匯票還存在克隆、變造等風險。 為了解決票據業務和票據市場存在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經過充分的論證,結合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在電子票據業務的經驗,決定建設電子票據業務系統,以從根本上解決現在市場相對交易效率差,信息不對稱的特點。2009年10月28日,我國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lectronic Commercial Draft System,簡稱ECDS)正式上線,從而開創了中國電子商業匯票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