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天線原理
衛星電視接收系統是由:拋物面天線、饋源、高頻頭、衛星接收機組成一套完整的衛星接收站。
1、拋物面天線是把星空的衛星信號能量反射會聚成一一個焦點。
2、饋源是在拋物面天線的焦點處設置一個懼衛星信號的喇叭,稱為饋源,意思是饋送能量的源,要求將會聚到焦點的能量全部收集起來。前饋式衛星接收天線基本上用大張角波紋饋源。
3、高頻頭(LNB亦稱降頻器)是將饋源送來的衛星信號進行降頻和信號放大然后傳送至衛星接收機。高頻頭的噪聲度數越低越好。
4、衛星接收機是將高頻頭輸送來的衛星信號進行解調,解調出衛星電視圖像信號和伴音信號。
衛星擴播電視信號的極化方式。
衛星電視信號的極化方式有四種:右旋圓極化、左旋圓極化、垂直極化和水平極化。因前兩種極化不常用,現只介紹垂直極化(V)和水平線極化(H)的接收方式。
垂直極化和水平極化的接收,是改變饋源的矩形(長方形)波導口方向來確定接收的是垂直極化或水平極化。當矩形波導口的長邊平行于地面時接收的是垂直極化。垂直于地面時接收的是水平極化。極化方向(極化角)又因地而異有所偏差。因為地球是個球體,而衛星信號的下行波束卻是水平直線傳播,這就造成不同方位角所。收的同一極化信號有所不同,所以地理位置不同,所接收的信號極化方向也有所偏差。饋源的長形波導口(極化方向)將不完全垂直或水平于地面。調整極化方向時應注意這一點。
衛星天線的安裝:
安裝拋物面天線時,一般按廠家提供結構圖安裝。各廠家的天線結構都是大同小異基本相同。天線的結構反射板有整體成形和分瓣兩種( 2M以上的反射板基本為分瓣),腳架主要有立柱腳架和三腳架兩種(立柱腳架較為常見),個別一點八米以下腳架為臥式腳架。
以下是基本安裝步驟:
臥式腳架裝在已準備好的基座上,校正水平,然后堅固腳架鐵絲及焊接固定(臥式腳架須先調好方位角后方可固定腳架)。
裝上方位托盤和仰角調節螺桿。
依順序將反射板的加強支架和反射板裝在反射板托盤上,在反射板與反射板相聯接時稍為固定即可暫不緊固,等全部裝上后,調整板面平整再將全部螺絲堅固。這里 提起注意的是分瓣反射板有些廠家是無順序的可隨意拼裝,但有些三瓣是有安裝饋源支桿的安裝點,這三瓣須三分安裝在里面,否則饋源支架裝上后不對稱饋源與天 線的反射焦點不能重合影響信號增益甚至收不到信號。整體成形的反射板裝上托盤架后直接將反射板裝在方位托架上即可。
裝上饋源支架,饋源固定盤。
饋源、高頻頭的安裝與調整:把饋源和高頻頭和連接其矩形波導口必須對準、對齊、波導口內則要平整,兩波導口之間加密封圈,擰緊螺絲防止滲水,將連接好的饋源高頻頭裝在饋源固定盤上,對準拋物面天線中心位置集中焦點。
介紹一種計算天線焦距簡單計算方法:
根據物面天線焦距比公式:F/D≈0.34~0.4,現以3M天線為例計算其焦距F=3ⅹ0.35+0.15=1.2(米),式中0.15為修正值。3M 天線焦距為1.2米。
衛星天線的定義其實是非常簡單的,衛星天線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所說的電視鍋或者是大鍋。衛星天線的結構也是比較簡單的,它主要就是由一個金屬拋物面以及一些接收天線組成的,衛星天線的主要作用也是由這個金屬拋物面發揮的。衛星天線的作用主要就是將衛星信號反射到焦點的位置和高頻接收頭里面。衛星天線除了接收反射信號以外,它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將將信號中的雜志除去,使得信號不受干擾。衛星天線的信號的強弱和它的拋物面的大小以及大鍋的安裝方向等都有很大的關系。
衛星天線仰角角度的定位
在已初步了解所要接收某顆衛星的經度和本地所處的經度后,再進一步估測天線的仰角就顯得比較容易和方便了。待接收衛星的經度如果等于接收所在地的經度的話,那么此時衛星天線的仰角度應該為值。反過來,如果衛星經度與所在地經度相比其差指數越大的話,那其天線的仰角度也就應該越小,這樣就可以大致判定出衛星接收天線應處的仰角度位置。如杭州地區經度為l20°,準備接收的衛星是105.5°E的亞洲3號,那么可確定天線應該朝西南方向,其仰角度約在400角,而當接收l l5.5°E衛星時,其衛星天線的仰角度大約在55°角,這樣,再通過進一步精細調整后,就能鎖住正確的天線仰角角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