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MA認證? 實驗室CMA認證是指實驗室符合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認可要求,通過CNAS的認可評定,獲得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實驗室能力認可證書。該證書是實驗室在國際上公認的能力證明,能夠證明實驗室的測試、校準、檢驗等技術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符合國際標準。通過實驗室CMA認證,實驗室能夠提高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檢驗檢測機構在申請資質認定前,應按照版的資質認定評審準則進行一次、有效的內部審核,逐條對照《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進行審查。 一方面提早發現質量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進行改正,以便順利通過評審; 另一方面通過內審管理評審持續改進質量體系,分析潛在原因預防不符合項的發生。 內審中應當注意《內審檢查表》一定要以版《準則》為基準來制定。
程序文件是規定檢測機構質量活動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質量手冊的支持性文件。它具有操作性、指導性,將質量手冊的內容具體展開并細化,規定了在實施質量活動時的內容、方法、步驟,具體實施人員做出了規定和要求。 在編寫過程中要注意,內容必須同質量手冊的規定要求相一致,嚴格按照手冊條款編寫。質量手冊有提及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程序支撐。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系統地闡述質量方針和質量管理體系全過程、要求和規定的文件。 一般來說,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主要是指以下3類: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文件。質量手冊是一個檢測機構的綱領性文件,它闡明了機構質量方針,描述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手冊必須嚴格遵從2016年6月發布的新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評審準則》要求,對每一個條款如何遵循做出描述,對其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應達到什么水平、要做什么、應有什么,做出明確的規范及描述,是檢驗檢測機構全體人員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質量管理體系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循的基本準則,是保證體系活動有效開展的依據。 在編寫過程中,應先準確理解新版《準則》《釋義》的要求,結合檢測機構的實際情況,逐條對照《準則》27個條款,對檢測機構的組織、人員、工作場所和環境、設施設備、質量管理體系,根據機構的特點,適合自身質量方針以及工作特點逐條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規范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