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選址標準
路面條件:選平直、無積水的區(qū)域
路面坡度需≤3°,避免車輛上坡時溜車,或下坡時閘桿起落因重力偏差導致定位不準。
避開低洼處,防止雨季雨水浸泡道閘底座和控制箱,縮短設備壽命;若無法避開,需提前做墊高和排水處理。
空間預留:留足車輛與行人的緩沖距離
道閘前方需預留≥5 米的排隊空間,避免早晚高峰車輛擁堵到小區(qū)外的市政道路。
閘桿起落范圍(橫向)需與行人通道錯開至少 1.5 米,防止閘桿誤碰行人;若人車混行,需單獨設置隔離護欄。
管理適配:靠近安保崗亭,方便人工輔助
道閘與崗亭的距離建議≤10 米,便于安保人員在設備故障(如識別失敗)時快速上前處理,減少業(yè)主等待時間。
若搭配車牌識別,需確保攝像頭正對來車方向,且無樹木、路燈遮擋,避免強光直射(如正對西側下午陽光)導致識別率下降。
根據(jù)小區(qū)入口是否分進出車道,選址策略略有不同:
單車道(進出共用)
需選在入口最外側,靠近圍墻或綠化帶的位置,為行人通道預留足夠空間。
道閘閘桿長度建議≤4 米,避免過長導致車輛轉彎時剮蹭,或遇到大型車輛(如救護車)時無法快速抬桿。
雙車道(進出分離)
進、出道閘需間隔≥3 米,防止兩車交匯時擁堵,或閘桿起落時互相干擾。
進車道閘靠近小區(qū)內(nèi)側,出道閘靠近外側,符合車輛 “右進右出” 的通行習慣,減少交叉沖突。
安裝前核心準備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直接影響后續(xù)效率和設備壽命,需重點關注以下三點:
現(xiàn)場勘測:確認安裝位置的地面平整度,要求水平誤差不超過 5mm;同時檢查附近是否有強電磁干擾源,如變壓器、大功率電機等,避免影響道閘信號。
工具與材料:準備好電鉆、水平儀、卷尺、膨脹螺絲等安裝工具;提前核對道閘主體、控制箱、閘桿、電源線、信號線等配件是否齊全。
檢查:確認安裝區(qū)域的供電電壓與道閘額定電壓匹配(通常為 220V 交流電);若涉及戶外安裝,需提前規(guī)劃防雨措施,如加裝防雨棚或選擇防水型控制箱。
安裝與使用注意事項
安裝位置
需安裝在平整地面,避免坡度超過 5°,防止閘機運行時出現(xiàn)卡頓或定位不準。
通道兩側需設置護欄或墻體,避免人員從側面翻越,確保管控效果;護欄高度建議≥1.2 米。
日常維護
每月檢查閘機的機械部件(如軸承、傳動帶),添加潤滑油,防止磨損導致運行異響。
定期清潔紅外感應區(qū)域和身份識別模塊,避免灰塵、污漬影響感應靈敏度或識別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