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適用場景
消費電子載板:手機、電腦的 PCB 主板、柔性載板,需輕量化、高導電鍍層。
工業(yè)電子載板:工控設備、汽車電子的耐高溫載板,側重鍍層穩(wěn)定性和抗老化性。
特種電子載板:醫(yī)療設備、航空航天用載板,要求鍍層低雜質、高可靠性。
電子載板電鍍加工主流工藝類型
電解電鍍:適用于大批量、高厚度鍍層需求(如銅鍍層≥3μm),成本較低,效率高。
化學鍍:無需通電,鍍層均勻性好,適配復雜結構載板(如盲孔、細線路),常用于打底鍍層。
脈沖電鍍:減少鍍層晶粒大小,提升硬度和耐磨性,適配高頻、高功率電子載板。
通訊載板電鍍加工工藝流程
前處理:包括對載板進行激光鉆微導通孔、去鉆污等操作,然后用化學鍍銅或碳直接金屬化工藝等進行初級金屬化,形成一層薄的導電晶種層,為后續(xù)電鍍做準備。
圖形電鍍:在經過前處理的載板上,通過光刻技術形成圖形,然后進行電鍍,在線路 / 焊盤區(qū)域電鍍厚銅,通常厚度在 5-20μm,以實現電流傳輸與芯片鍵合支撐。
表面處理電鍍:根據需求在載板表面電鍍鎳、鈀、金等鍍層,如采用 ENEPIG/ENIG 工藝,提升焊盤的抗氧化性與鍵合可靠性。
后處理:電鍍完成后,進行清洗、烘干等操作,去除表面殘留的電鍍液和雜質,然后對鍍層進行檢測,如檢測鍍層厚度、附著力、孔隙率等,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半加成工藝載板電鍍是一種用于制造高精度電子載板的工藝方法,在半導體封裝等領域應用廣泛。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
工藝原理:半加成法(SAP)的核心是通過 “逐步沉積銅層” 形成電路。先在絕緣基板表面制備超薄導電層,即種子層,再通過光刻技術定義線路圖形,對圖形區(qū)域電鍍加厚銅層,去除多余部分后形成完整電路。改良型半加成法(mSAP)則是在基板上預先貼合 3-9μm 的超薄低輪廓銅箔作為基銅,再進行后續(xù)操作。
工藝流程
基材準備:使用表面平整的超薄銅箔基板或無銅基材,如 1-2μm 厚銅層的基板或 ABF 薄膜等。
化學沉銅:通過化學沉積在基材表面形成 0.3-0.8μm 的薄銅層,作為導電基底,即種子層。
圖形電鍍銅:對露出的種子層區(qū)域進行電鍍加厚,使線路達到設計厚度,通常至 5-15μm,形成導線主體。
去膠與蝕刻:移除光刻膠或干膜,然后蝕刻掉未被電鍍覆蓋的薄種子層銅,由于種子層厚度極薄,蝕刻側蝕極小。
表面處理:進行沉金、OSP、沉錫等表面處理,以滿足后續(xù)封裝和焊接等工藝的要求。
